由微電影協會祕書長賴麗雪與奧森鄧皓元Vincent導演聯手主持。本集邀請到圓桌創意影音共同創辦人黃孟堯來跟大家分享四個面向 1. 影音工作者生存三部曲:自雇者-虛擬團隊-公司運營 2. 新世代的影音團隊的思維與經營之道。 3.除了拍片,影音工作者也須要超強業務力。 4.你想加入 嗎?新世代影音工作者面臨的挑戰 !
邁向影音工作的迂迴之路
當初究竟是怎麼踏上影音工作者這條路的?圓桌創意影音共同創辦人黃孟堯談到,自己當初從廣播電視學系開始,退伍完之後,很認分進去了影視廣播產業。第一份工作就從電視台開始,擔任紀錄片企劃,兩年之後才正式進入製作公司,才見識到台灣嚴苛的製作環境。從編劇、剪接、製片無所不包,當時的他剛出社會兩三年,他茫然,難道未來的自己就要繼續在這樣高壓環境下工作嗎?
後來為了向家裡交代,黃孟堯做了業務,他必須跳脫熟悉的領域,走出來面對各種不同產業的人。在遠離舒適圈的過程當中,他赫然發現,原來過去和現在自己所做的,不過就是傳遞訊息而已。於是他開始思考,是不是可以用新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所做的工作?用別的辦法來改變自己工作的方式?然後替這個產業做些什麼事?
從業務到行銷,又從行銷到公關,黃孟堯最終還是回歸了影音工作,只是這次回來,他想過,經歷過,也已經準備好了。
圓桌的誕生
在圓桌創立之前,黃孟堯和夥伴們只是一群自由接案人。要成立公司有很多資源需要籌備,於是他們就思考,是不是可以在接案之外多一些發展。懷著這樣的想法,於是他們開了一次表演工作坊,又用很少的經費辦了一個影展。當影展有聲有色,也成功被別人看見時。以此契機,於是黃孟堯等人創立的圓桌,也決定把這樣的培訓精神繼續做大下去。
「一般剛踏入業界往往想的比較單純,只想著如何把我的所學做運用,」黃孟堯說:「但是當經營一間公司時,你可能就會面臨到許多你原本不熟悉或不專業的事。」這也是創立圓桌的最大收穫,令他學習不少額外專業。而圓桌之所以叫「圓桌」,初衷是希望可以打造一個平台,把導演、編劇、製片等等聚集起來,共同去完成一個作品。這樣的精神,也是令圓桌能夠長期出錢辦影展,培訓演員的原動力。
談到自由工作者與公司最大的不同,就是現實。黃孟堯指出,一個人只想著如何顧好自己就好,一旦轉變成開公司後,就會面臨無時無刻都有成本的問題,沒有案子,就沒有周轉金,這些都是經營公司的現實。
打破現實的三低
至於當前業界,黃孟堯提到了當前業界對影音工作總有三低的認知:一,門檻低,一台手機就能直接拍攝剪片。二,美感低,觀眾可以容忍的品質越來越低。三,預算低,當觀眾接受到的品質容忍越來越低時,發案公司也不想花太高成本去製作,最終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。
圓桌當然不會束手待斃,也因應這樣的風氣採取了策略。首先,不把自己當做一間只製作影片的公司,而把製造影片的專長當作一個工具。他們開始跟對方公司討論一件事情:什麼是影像的目的?你拍攝影像的目的是什麼?
對客戶而言,任何影像不論大錢小錢都有一個目的,像是為什麼要花錢拍這個影片?希望成效又到哪裡?當他們開始去跟客戶的目的做連結,並想辦法用團隊專長解決客戶問題時,同時,也能跟客戶達成一種更長遠的關係。
提案力,生存的能力
此外,黃孟堯也提到一個影像從業者提案很容易陷入的一個問題:總是投入過多專注打造自己覺得很棒的東西,最後往往忽略對方需求。所以如今,就算今天是其他團隊來合作,他也習慣去分析對方的目的、了解對方動機、背景、需求。因為他明白,唯有了解客戶的困境、難題、解答,才能找到如何協助的空間。
公司要有能力生存,一定要有接案的能力,黃孟堯指出這一點,「但不是一股腦兒去做就好,你有沒有真正考慮到客戶的需求,感同身受,這就是關鍵。」
「所謂提案力,就是生存的能力。」他結論道。
《撰文者:蘇尉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