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,《當愛來的時候》奪得4項金馬獎。
2011年,《雞排英雄》創下1.3億票房。
2012年,《陣頭》創下3.3億票房。
如此輝煌的數字,究竟是怎麼辦到的?
每一部成功的電影背後,都有一雙默默的推手。今晚便邀請到監製孫國欽先生,向大家分享隱藏在電影背後的監製魔法。
「我從17歲開始當Sales,賣電鍋賣冰箱什麼都賣,那時候就深深地體會到:『客人要的,才是真的。』」孫國欽監製說,流利的口吻彷彿印證著這件事。自小,因父親孫明泉經營家族電影創作之故,他自小對於電影耳濡目染,但直到多年之後,他當過了Sales,將銷售概念與電影結合之後,才真正地踏入這個產業。「對我來說,現在還是一個Sales,是一個把電影當作產品來賣的Sales。」他說。
(主講:吉時娛樂創辦人─孫國欽)
當孫國欽監製開始談監製時,他的切入點既不是如何行銷,不是如何估預算,而是心態。「其實我並不像各位以為的那麼成功,」他看著大家:「我過去也曾經有失敗的經驗,但還是要盡量把心態調整到正面。我只能說,在電影界,你若是沒有很好的心態,很快會被淘汰。」 談到台灣產業與市場,孫國欽監製畫出了一個架構:「一個市場相對大,就能促進企業資金或實際參與,並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,最後再讓市場擴大,形成正向循環。」而台灣的狀況正好相反:市場小,造成企業不甘願,在這樣的情況下,產業則是沒有方向自由發展,最後發展出來的市場也就小了。 但有人會認為,就台灣目前票房來看,平均下來拍電影似乎就會賺錢,挺樂觀的。但孫國欽監製指出「九一定律」的存在:90%的票房來自於10%的電影,10%的票房來自90%的電影。雖然諷刺,但這也是台灣電影產業的現況。因為台灣電影產業的商業模組並不完整,甚至沒有正規的財務架構。像是支出沒有發片憑據、導演自行偷偷申請輔導金等,各式光怪陸離的事可能都會發生。
(孫國欽監製很大方的分享他所知道的電影相關數據,白版都寫滿了有利於行銷的重要資訊)
既然台灣的產業結構仍有缺陷,如何挑選一部好電影,就格外重要了。談到以個人經歷,孫國欽監製如何評估一部電影要不要做?他提出了五點作為說明,包括:故事題材與背景、演員國籍與知名度、語言、聲勢、通路。 對監製而言,前三項是最基本的,直接決定了這部電影該投入多少行銷,要造多少聲勢,要從哪裡造?尤其演員的部分,更能進一步解析演員是否兩岸國外?是否有名?這些問題的答案會影響預算的抓放,預算就會影響到第四、五點的策略和決定。
台灣電影產業的預算通常是抓多少?以常規來看,低預算約為 100萬到300萬。高預算則為700萬到1500萬。 「宣傳創造聲勢,聲勢創造預算,預算創造票房。」孫國欽監製說,一切息息相關。
(大家把握機會直接發問,講座結束後,繼續圍繞著孫監製進行更深入的交流)
亞里斯多德的三幕劇結構廣為人知,孫國欽監製也有他的三幕劇結構。開頭,描述主要演員的狀態;中間,演員不斷地到處碰壁;直到最後,角色面臨心態上的轉換,邁向劇情的終點。這三幕劇,看似單純結構,其實在描述的正是孫國欽監製一路走來的人生歷練。不論何種策略,孫國欽監製最常提到的「心態」,才是成為一名厲害監製的最簡單魔法。正如同孫監製所說:「永遠對自己的作品保持信心。失敗就失敗,錯了就認錯嘛,人總要永遠不斷前進。」